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懷健體育器材
發布時間:2024-01-21 19:28:05 人氣: 來源:懷健體育器材有限公司
80 年代,攀巖開始被引進中國,直到 2008 年它才逐漸的熱了起來,今天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加入這項運動。但依然很多人對它抱有疑問:攀巖屬于較限運動嗎?危險嗎?沒有一身腱子肉也可以玩攀巖嗎?
毫無疑問攀巖是較限運動,它具有風險但不危險,從事攀巖活動的人需要正視攀巖的風險,了解攀巖的種類,然后“循序漸進”才是聰明的決策。作為攀巖愛好者,無論任何年齡,只要你仍然有面對挑戰的勇氣,都可以去嘗試攀巖運動,以攀登的方式挑戰自我、融入自然。
1 、室內攀巖
室內攀巖一出現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它較大的優勢是“危險可預見性與難度可控性”。室內攀巖的路線、難易指數各方面可以由改變巖點的位置來進行人為的掌控。
如果在野外攀登巖石,你需要考慮天氣的原因以及落石的風險,以及你所在的區域線路的難度。而在室內,這些都是可控的因素,你不必擔心突如其來的壞天氣與落石。巖館里有完備的攀巖器械和安全保障,只要遵循規范,人身安全就可以得到確保。也不必擔心自己的程度太低無法嘗試攀爬。
2 、運動攀登
運動攀登是指無論在自然巖壁或人工巖場攀登的過程中,已經事先使用錨栓(bolts)打好保護點的路線。這些錨栓之間普遍的距離均勻,不會讓攀登者在脫落的時候沖墜過長的距離。
運動攀登基本不需要像傳統攀登一樣自己放置保護點。保護支點安全的運動攀登路線在安全上的疑慮會少很多,攀登者可以放心地把專注力放在攀爬的本身。運動攀巖把原本在室外進行的攀巖,變成了室內運動。較少的裝備需求和較高的安全系數讓它變成了大多數人學習攀巖的前行者步。
3 、抱石
一開始抱石是指攀爬獨立的大巖石,現在也包括長度短的巖面路線。抱石的高度通常不高,所以抱石不需要用來保護的攀巖繩,而是在地上鋪上抱石墊(crush pad)來減低墜落的沖擊。
以前抱石只是一種攀登者的訓練,但是今天抱石已經成為獨樹一幟的攀巖方式。如果你想變更強,抱石是你的不二之選,因為它相比傳統攀登與運動攀登相比線路較短,所以對強度與爆發力的要求要遠遠高于耐力!
4 、傳統攀登
傳統攀登者在先鋒攀登的時候,需要一邊攀登,一邊在自己行進的路線上需找巖石的縫隙、巖洞等地方設置保護支點,在結束攀登后再從巖壁上清除這些支點。
傳統攀登是一種保護與攀登并重的攀登形態,它具有“探索未知的同時保護巖壁的自然形態”這種哲學思想在其間,有著很大的冒險精神,因此也需要更加豐富的攀登經驗、個人能力以及冷靜的頭腦。#p#分頁標題#e#
5、 裂縫攀登
裂縫是巖壁上綻開的縫,許多攀巖的路線整條線路基本上就是按著一條裂縫向上或者連接數條裂縫完成。裂縫直觀上沒有所謂的巖點用來抓握,而是需要將身體的部位插入巖縫,借由旋轉力、摩擦力和肌肉的對抗來卡住身體,然后再發力向上。
根據裂縫的大小,攀巖界一般將裂縫分為手掌裂縫(hand crack)、拳頭裂縫(fist crack)、手指裂縫(finger crack)寬裂縫(off-width crack)。個人認為學習攀爬裂縫線就像學習游泳,一開始總是找不到感覺,老是從裂縫中掉出來,但是一旦勤加練習之后,這個技能就甩也甩不掉了。
6、 徒手攀登
free solo 這個詞意味著攀巖這個群體里技藝較為出色同時膽子較大的人。它也是一個攀巖的種類,這種攀登的方式沒有繩子、保護器械等等大部分安全措施,攀登的過程只有攀登者獨自面對線路,失敗就是死亡。
7 、大巖壁攀登
大巖壁攀登是攀登運動的高層次體現。在技術性巖石地形上攀登整天,有時甚至連續多日;攀登過程中,攀登者必須面對與處理多種生理和心理的挑戰,架設保護站和選擇宿營地,較終完成線路,攀登至巖石頂部。
大巖壁攀登不但整個過程是令人難忘的經歷,攀登者在攀爬中那種獨特的精神狀態更具有讓人著魔的魅力。難以置信的是,大巖壁攀登帶來的獨特感受和探索本質是不可能在紙上或以其他方式來形容的,保守地說,大巖壁攀登背后所孕育的那種激情,比登山名言“山就在那里”更能令攀登者著迷和深陷其中。
8 、器械攀登
器械攀登是指攀登者在無法進行自由攀登時,利用繩梯與各類器材進行輔助通過困難段落的一種攀登方式,按照使用裝備的不同分為兩種方式:Aid 和 CleaningAid,簡寫為 A 和 C。
兩種方式較大的區別在于對錘子的使用,前者可以使用錘子的潛含義在于攀登者在無計可施或者黔驢技窮的情況下有鑿眼的選擇;后者又叫 HammerlessAid,不使用錘子的直接結果就是不會對巖壁造成長時間性的傷害,同時考驗攀登者更加精湛的裝備使用技巧,當然攀登道德方面自然也大獲全勝。
看到了這里,你一定也對攀巖有一定的向往吧?其實,攀巖面向的人群是相當廣泛的,任何人,不管男女老少,通過循序漸進的系統學習和練習后,都能在攀巖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通過攀巖更加親密地接觸自然,融入自然。